在北京冬奧會上,共有1000余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參與交通服務保障工作,行駛在各個比賽場館之間。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這一數據僅為3輛。14年后的今天,全球最大規模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在北京冬奧會上進行著。其中,氫燃料電池客車表現尤其突出。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國際氫能協會副主席毛宗強稱,據冬奧會組委會統計,在本屆北京冬奧會賽事保障車輛中,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占比為84.9%,其中有1000多輛氫燃料電池汽車、30多座加氫站示范運營,車型涵蓋氫燃料電池客車、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及氫燃料電池特種車(如雪蠟車等)。
2022年北京冬奧會或將成為氫能在國內加速落地的“分水嶺”。
客車企業爭秀“氫”實力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細分賽道,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首要應用場景是商用車領域。據了解,為本屆冬奧會服務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以客車為主力車型,共有816輛,品牌涉及福田歐輝、宇通、中通、吉利等。
福田汽車歐輝客車事業部研發副總裁、技術研究院院長劉繼紅表示,歐輝客車為北京冬奧會提供了515輛氫燃料電池客車(北京延慶賽區260輛、北京市內賽區35輛、張家口賽區220輛),在整體氫燃料電池客車保障車型中占比63%,其中還包含40輛改制福祉車,服務行動不便的乘客。北京冬奧會創下有史以來氫燃料電池客車服務國際級運動賽事規模最大、車型數量最多的紀錄。
遠程汽車有關負責人介紹,共計80輛吉利星際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C12F在張家口崇禮賽區提供賽事服務。為此,吉利星際組建了包括研發工程師、服務工程師、供應商工程師等在內的專職保障團隊,同時提供充足的常用件、易損件、自制件儲備,確保車輛運營服務工作順利進行。
作為奧運會和殘奧會全球合作伙伴,同時也是較早布局并率先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車企,豐田為北京冬奧會提供了107輛柯斯達氫擎客車。據悉,柯斯達氫擎是專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開發的,由豐田在中國的研發中心負責研發,在四川一汽豐田生產。另外,福田歐輝的515輛氫燃料電池客車中有212輛配裝豐田氫燃料電池系統,這也是豐田與北汽集團、億華通三方的合作成果。
超1000輛氫燃料電池賽事保障車還包含物流車、專用車等車型。比如,福田智藍專門為冬奧會定制的4.5噸氫燃料電池輕卡及中國重汽提供的國內第一輛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黃河氫燃料電池雪蠟車等。
宇通客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氫燃料電池客車大規模服務冬奧會,主要挑戰是對車輛運行穩定性的保障。他進一步介紹,世界級賽事的車輛服務保障任務異常艱巨,氫燃料電池客車在本次交通服務保障中還是“新手”。一方面,冬奧會賽區環境溫度較低,為車輛運行穩定增加難度,保證車輛在低溫環境下性能依然穩定可靠對服務保障團隊是一個挑戰;另一方面,氫燃料電池客車運行對氫堆、加氫站、車輛配件等相關配套設施要求較高,需要做好充分準備。
毛宗強表示,此次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服務冬奧會的主要挑戰源自前所有未有的大批量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組織和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這一挑戰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運行、調配、維護,還包括車輛、運維人員和乘客的防疫工作。
30余座加氫站保供氫能
為確保氫能安全穩定供應,2022年北京冬奧會示范運營的加氫站有30余座。2021年以來,一座座服務北京冬奧會的加氫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比如,中國石油河北太子城加氫站、北京福田加氫站、北京金龍綜合能源服務站和河北崇禮北油氫合建站四座加氫站,中國石化北京慶園街加氫站、北京王泉營加氫站、北京燕化興隆油氫合建站、河北崇禮西灣子加氫站,國家能源集團國內首個滿足加氫站國標要求和防爆認證的70兆帕一體式移動加氫站在河北萬全油氫電綜合能源站交付投入使用。
2021年12月27日,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公司自主生產的首批次390公斤氫燃料在自有加氫站正式上市。從2020年3月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北京冬奧會氫氣新能源保供項目建成投產以來,燕山石化已經向北京及周邊市場供應高純氫超260噸,支持綠色冬奧。
2022年1月28日,張家口綠色氫能一體化示范基地項目啟動。該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解水制氫裝置之一,將在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為張家口賽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約50%的綠氫供應。
將繼續提供出行服務
得益于冬奧會這一機遇,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被更多消費者了解和認可。事實上,在利好政策持續助力和“雙碳”目標推動之下,氫能產業早已迎來發展熱潮,成為新風口。2021年3月,氫能正式被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12月,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氫能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氫能多元化利用。
“北京冬奧會是我國在‘十四五’開局及‘雙碳’目標背景下舉辦的首場世界級體育賽事,意義重大。綠色辦‘奧’就是堅持生態優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冬奧會涂上亮麗的中國底色。”宇通客車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
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冬奧會閉幕以后將如何使用?
劉繼紅說,福田歐輝氫燃料電池客車在冬奧會閉幕以后將用于北京公交、張家口公交等客運服務商體系,繼續為公眾提供安全、舒適、環保的出行體驗。接下來,氫燃料電池客車普及速度將加快,逐步成為城郊、城間客車的主力選擇;未來,隨著氫能產業鏈進一步完善,氫燃料電池客車還將憑借安全、舒適、低碳的優勢擴展到更多領域。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本次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冬奧會舉辦期間大規模運行,主要意義在于為企業和產業積累研發經驗,支持產業后續研發和示范運行,后續主要挑戰是產品如何拓展使用范圍。他進一步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主要應用場景是公交、圖定客車線路和物流運輸等,缺乏市場擴張機會,要避免走向類似電動客車“有補貼就有市場、沒補貼時市場就日益萎縮”的局面。
毛宗強認為,氫燃料電池客車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3輛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196輛,再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1000余輛,示范運行展現了中國氫能利用與發展的速度,更體現著中國政府為實現“雙碳”目標削減碳排放的決心。
據《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2020》透露,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由2020年的7352輛增長至2025年的10萬輛,至202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清潔零碳的二次能源,氫能在未來能源變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將承擔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使命。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階段與2010年的電動汽車類似程度較高,在技術層面,優先推廣商用車,以商用車領域的推廣應用進一步帶動乘用車領域的規?;瘧?未來5年,氫燃料電池整車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68%。(韓冬 薛亞培)